香港阿姨“心口難開”,極高冠脈風險TAVR微創手術幫解憂慮
65歲的香港曾阿姨(化名)
退休后常住東莞
近幾個月反復出現胸悶、氣喘等癥狀
進行稍重的體力活動后更明顯
曾阿姨為此“心口難開”
憂心忡忡
經香港朋友推薦
她來到港大深圳醫院心血管綜合內科
醫生聽診時發現她心臟有雜音
原來是心臟上的“閥門”主動脈瓣
出現重度的狹窄導致
重度主動脈瓣狹窄5年死亡率高達80%
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Stenosis,簡稱AS),顧名思義就是各種病因使主動脈瓣膜在心臟收縮期不能充分打開,導致左心室的血液不能快速充分泵入主動脈。
AS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瓣膜性心臟病,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升高。主要癥狀是呼吸急促、頭暈、胸口痛(心絞痛)等,小部分患者會出現頭暈或暈厥。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大于65歲人群中AS發病率約2%,而在85歲以上人群中占比達4%。
曾阿姨術前評估:法式竇結構不大;STJ:高度16.1mm,直徑22.9mm
曾阿姨術前評估:輕度鈣化,鈣化積分共:149
MDT“出戰”: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曾阿姨平時喜歡和朋友一起進行健走運動,自從出現胸悶、氣喘等癥狀后,不能自在地開啟說走就走的運動,嚴重影響了她的正常生活,“真係唔開心”。
經過術前的精確評估,在多學科團隊協同下,姚啟恒教授(右)、陳良貴醫生(中)、曹高鎮醫生(左)正在為曾阿姨進行TAVR手術。
術中的精準操作,瓣膜釋放定位及膨脹形態良好,研判后決定不行煙囪支架,避免了冠脈支架的植入。
主動脈瓣造影&瓣膜完成釋放
姚啟恒教授介紹說:“術前評估患者瓣葉明顯增厚,左右冠竇部分粘連,法式竇結構不大。術中左冠開口閉塞高風險,團隊預先行冠脈保護,主動脈弓降部走行接近直角,過弓可能遇到其他意外困難,很考驗術中精準操作?!?/p>
深港通關后香港患者就診更便利
港大深圳醫院心血管綜合內科結構性心臟病團隊在深港合作的模式下,目前已全面開展包括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狹窄及關閉不全、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各種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診療技術,為大灣區居民提供心臟健康醫療保障。
隨著深港兩地恢復正常通關,為患者跨境就醫帶來便利,近期有不少香港患者到港大深圳醫院就診。自2月以來,心內科接診香港患者近200名。
微信公眾號
智慧醫院